2025.11.07

大肠直肠外科林琪钧医师浅谈痔疮治疗方式与成因

大肠直肠外科林琪钧医师浅谈痔疮治疗方式与成因

当肛门出现出血、肿块或疼痛时,许多人都会担忧,不过以上症状大多都是痔疮病变;且在现代痔疮是极为常见的文明病之一。根据临床统计,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在一生中曾经历过痔疮问题,但多数人因害羞或轻忽,而错过了最佳治疗与预防时机。

大肠直肠外科林琪钧医师指出,痔疮虽不属重大疾病,但若长期出血或脱出未处理,仍可能引起贫血、感染,甚至与其他肠道疾病混淆。透过正确的观念、检查与治疗,不仅能有效改善症状,更能预防反复发作。以下文章将由佳思优诊所林琪钧医师深入解析痔疮的成因、分型、治疗方式与术后照护要点,帮助你全面了解「痔疮治疗」该怎么做、何时该就医,以及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远离这个让人难以启齿的困扰。


痔疮的成因?

痔疮(痔疮,英文 Hemorrhoids)是位于直肠下端与肛门处的静脉丛因压力、循环不良或组织支持结构松弛,而出现扩张、肿胀或突出的一种常见病症。以下整理主要成因,从病理机制到生活习惯皆涵盖:

1.长时间腹内压上升

如长期便秘、腹泻、用力排便、怀孕、肥胖、腹部肿瘤或液体滞留等,因腹内压增高,使直肠肛门区域静脉回流受阻、静脉壁张力增加、血管壁与组织支持结构逐渐松弛。

2.久坐或久站不动

肛门直肠区域的静脉受重力和压迫影响,久坐不动、长时间站立、缺乏活动导致血液滞留、循环不良。

3.饮食与排便习惯不良

如摄取纤维不足、水分少、便秘反复、排便用力、忽略便意、长时间蹲坐马桶、排便习惯不规律等,是诱发或加剧痔疮的关键因素。

4.饮食刺激、辛辣、生冷、喝酒、抽烟

虽然这些因素并非直接发病主因,但容易促成肛门直肠区血管充血、刺激、肿胀。

5.遗传与组织结构差异

部分人可能因肛门静脉丛的解剖结构或支持组织先天较弱,而容易发生痔疮。虽较少被提及,但在临床中亦不可忽略。

6.年龄与怀孕因素

孕妇因腹内压增加、激素改变、骨盆静脉回流受阻等,为高发族群。年龄越大、结缔组织松弛也可能增加发病机率。

从医师角度观察,痔疮并非「单一因素」所致,而是上述多重因素交互作用,再加上个人习惯与生理条件共同推动。了解成因,有助于选择适合的「痔疮治疗」与预防策略。

林琪钧医师告诉你-痔疮的成因

内痔疮 vs 外痔疮 有何分别?

痔疮可依位置分为内痔、外痔或混合痔。不同位置的症状、处理方式与「痔疮治疗」策略也不同。

♦︎ 内痔(Internal hemorrhoids)

• 位置:发生在肛门齿状线以上,属于直肠内侧静脉丛扩张。

• 症状:早期常见「不痛只出血」的情况。因为该区神经敏感度较低,所以即使有扩张或脱出,也可能感觉不明显。

• 脱出情况:随着病程可能出现痔核脱出(排便时突出、便后自行缩回或需手推回)情况,代表内痔程度加剧。

• 治疗考虑:因位置较内,手术或微创治疗时较易操作、相对外痔疼痛较轻。

♦︎ 外痔(External hemorrhoids)

• 位置:发生在肛门齿状线以下,肛门外皮肤或皮下静脉丛扩张。

• 症状:较常出现疼痛、肿块、搔痒、异物感,甚至血块血栓形成,导致剧烈疼痛。

• 治疗考虑:因为处于外部皮肤区域,疼痛及恢复期可能较长,手术或处理方式较繁复。

♦︎ 混合痔(Mixed hemorrhoids

当内痔与外痔同时存在,常见于进展期或反复发作者。临床上需医师综合判断,选择对应的「痔疮治疗方式」。

内痔疮 vs 外痔疮 有何分别?

痔疮与息肉差在哪里

很多人看到「肛门出血」或「直肠出血」会混淆为大肠息肉或其他肠道病变,其实痔疮与息肉在成因、位置、风险都不同:

1.来源差异

痔疮为肛门 / 直肠下端静脉丛扩张,与静脉、血管张力、压力有关。息肉为肠道黏膜上突起组织,通常为增生性或发炎后形成,甚至某些息肉具有恶变风险。

2.位置差异

痔疮主要发生在直肠下段/肛门周围。息肉多在大肠/直肠黏膜内,可能在肠道内较深处。

3.症状差异

痔疮:鲜红色出血、肿块、疼痛、脱出感。息肉:初期常无症状,可能随着增大出血、黏液、排便习惯改变,长期可有恶变风险。

4.危险性与处理方式

痔疮多为良性,一般透过「痔疮治疗」即可缓解,但若伴大量出血、并发症或反复脱出亦需重视。息肉需视为潜在癌变风险,需内视镜检查、切除追踪。

5.检查方式

痔疮:肛门视诊、指诊、肛门镜检查即可。

息肉:需大肠镜或直肠镜检查黏膜变化。

因此,虽然两者都可能出现「肛门或直肠出血」的症状,但病因明显不同,处理方式亦不同。在进行「痔疮治疗」前,若有疑似息肉或黏膜病变情况(如黑便、变色、排便习惯改变、体重减轻)建议先进行肠道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。

大肠直肠外科林琪钧告诉你,痔疮与息肉差别

痔疮会痛吗?有什么症状?

进行痔疮治疗之前,首先要知道常见症状,以便早期发现、早期处理。以下列出典型症状与其对应状况:

♦︎常见症状

鲜红色出血

尤其是排便时或排便后,可能看到马桶内有血,或卫生纸擦拭时有血迹。内痔最常见。

肿块 / 突出物

排便时或之后痔核脱出肛门外,可能手动推回或自动缩回。内痔第二、三级常见。

疼痛 / 异物感 / 肿胀

尤其外痔、血栓痔者会剧烈疼痛、肿块硬结、坐立不安。

黏液渗出或排便后残便感

某些痔核可能因位置或肿胀影响排便,造成残便感或渗出黏液。

痔疮会痛吗?痔疮常见的症状

痔疮发作如何缓解?如何进行居家护理?

在正式进入手术或医疗治疗前,许多痔疮患者其实可透过改善生活习惯、保守疗法来缓解症状、减少复发。这些方式也是痔疮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在佳思优林琪钧医师会建议下列的居家护理方式。

♦︎ 增加膳食纤维摄取

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类、豆类等,有助于大便变软、排便更顺、不需用力。

♦︎ 充足饮水与流质摄取

每日适量水分有助肠道蠕动、预防便秘

♦︎ 养成规律排便习惯

早晨或固定时间排便、便意来就立即上,不要长时间蹲坐马桶、也避免用力排便

♦︎ 温水坐浴

将臀部浸在大约 40 ℃ 的温水中,每次约 10-15 分钟,可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、舒缓不适

♦︎ 避免长时间坐与站

若工作须长时间坐着,建议每隔一段时间起身走动或变换姿势;可在椅子上垫个坐垫以减少肛门压力

♦︎ 避免饮食刺激与生活习惯不良

如过度辛辣、酒精、熬夜、抽烟等,可能加重肛门血管充血

♦︎ 使用护理用品

排便后可使用温和湿纸巾、不含酒精的湿巾、避免刮擦或过度刺激肛门周围

痔疮发作如何缓解?如何进行居家护理

佳思优痔疮检查门诊

为了确认诊断、判断痔疮种类与严重程度,以及排除其他可能的肛肠道病变,以下为常见检查项目。

♦︎ 临床评估与问诊

• 查询症状:出血时间、频率、量、是否疼痛、是否脱出、是否肿块、是否有分泌物、便秘 / 腹泻情况。

• 排便习惯、饮食习惯、生活习惯(久坐、职业、运动)等。

• 身体检查:包括肛门外观、脱出物、肿块、皮肤变化。

♦︎ 肛门直肠检查

• 肛门视诊:观察肛门外是否有肿块、血栓、外痔。

• 指诊(肛门直肠指检):医师可手指触摸直肠下段、肛门壁,评估有无肿块、硬结、脱出情况。

• 肛门镜或直肠镜检查:为观察内痔、直肠下段黏膜病变,医师可能使用肛门镜或轻型直肠镜。

♦︎ 必要时进一步检查

• 若出血量多、反复、黑便、体重减轻、排便习惯改变,医师可能建议大肠镜检查 以排除肠道息肉、肿瘤或其他肠病。

• 若合并其他肛肠道病变(如裂肛、脓肿、瘘管)或血栓形成,可能需影像检查或专科评估。

♦︎ 痔疮手术前为什么需要先进行检查?

因为单从「肛门出血 = 痔疮」并不总是正确。实际上,肛门出血亦可能是其他更重要的肛肠疾病(如直肠癌、息肉、炎症性肠病)的表现。多数专业机构强调:在症状属「典型且轻微」情况可观察,但若有「异常提示」就不宜自行延误。

因此,「痔疮治疗」的开始,往往是经由上述检查确认后,再由医师判断采保守、微创或手术方式来改善。

大肠直肠外科林琪钧医师-佳思优痔疮检查门诊

痔疮有什么治疗方式?何时应该就医

进入「痔疮治疗」的主体部份。痔疮的治疗方式可大致分为「保守居家 / 药物疗法」与「积极或手术疗法」。何时应该就医?林琪钧医师建议以下为判断依据。

♦︎ 何时应该就医?

☑ 出血量大或反复出血、导致贫血。

☑ 痔核长时间脱出、手动推回失效或经常脱出。

☑ 剧烈疼痛、肿胀明显、血栓或脓肿形成。

☑ 出现黑便、排便习惯改变、体重减轻、其他消化道癌症风险因子。需排除其他疾病。

☑ 怀孕合并症、抗凝血药物使用者、肝硬化或其他出血风险高者。

☑ 保守治疗(饮食、坐浴、药物)数周后仍无改善或症状恶化。

当上述情况出现,即使只是「痔疮」也应尽早让专业医师,如大肠直肠外科医师评估,避免延误。

痔疮有什么治疗方式?何时应该就医

常见5种痔疮手术种类

当痔疮居家护理无效时,林琪钧医师建议以较积极的痔疮手术选项为考虑。以下整理常见种类、适用情况、优缺点。

♦︎ 橡皮圈结扎术

适用第一~二级内痔,门诊操作简便、恢复快。医师将一条橡皮圈套在痔核根部,使其血流阻断、萎缩脱落。因免住院、创伤小,接受度较高,但痔疮复发率较高。

♦︎ 传统痔疮切除术

典型手术方式,将内外痔组织切除、止血、缝合或不缝合。适用严重外痔、混合痔或反复发作患者。优点为最彻底、复发率低;缺点为术后疼痛大、恢复时间较长、需要住院。

♦︎ LHP 雷射消融术

是以二极管雷射热能将丰富血流的痔疮血管闭合,当痔疮缺乏血液的注入后,会逐渐挛缩、消弥而自然坏死。雷射痔疮治疗的过程近乎无痛、伤口微小,出血极低,且术后恢复快速。当天可出院,手术也仅约1小时左右。

♦︎ Voyant 组织凝集仪

组织凝集仪是使用先进的电热封闭技术,通过热能精确地固化血管和组织,同时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可降至最低,同时有效去除痔疮组织。术中能快速切除痔疮败坏组织与止血,缩短手术时间。

♦︎ 无痛微创痔疮手术

透过大肠直肠专科医师细腻的手法,将痔疮组织分离、保留黏膜,使伤口降到极小再精致缝合,结合无痛麻醉方式可以将疼痛感降低,相较传统痔疮手术更可以达到出血少、恢复快、无须住院、术后照顾方便等优点。

常见5种痔疮手术种类

痔疮手术后疼痛怎么办?

手术后疼痛是许多患者最担忧的部分,特别是传统切除术疼痛度较高。以下提供医师建议的痛控与护理方式。

♦︎ 疼痛管理

• 医师会依手术方式、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止痛药或药膏。勿自行停药。

• 冷敷 / 温敷:术后初期可局部冷敷减少肿胀,待伤口稳定后可进行温敷促进血流。

• 坐浴:待医师允许后,每日坐浴可减轻疼痛、促进愈合。

• 避免用力排便:排便时如需用力,可能增加伤口疼痛,建议辅助使用软便剂或调整饮食。

• 适度活动:虽然需休息,但长时间卧床或坐着也不利血液循环,建议术后按医师指示逐渐活动。

痔疮手术后疼痛怎么办时温水坐浴、饮食清淡、搭配药物

痔疮术后护理注意事项

  1. 伤口护理:保持肛门干净,避免刮擦、避免刺激物(如辛辣食物、酒精)
  2. 饮食与排便习惯:如前所述,高纤、水分足、不用力
  3. 避免长时间坐、站、驾车:术后初期尤其应减少肛门压力
  4. 注意出血或感染征象:如出血量大、持续时间长、发烧、分泌物恶臭、疼痛剧烈等应立即回诊
  5. 定期回诊:依医师指示返院检查伤口、评估恢复情况

术后疼痛虽令患者担忧,但只要严格遵守医嘱、做好护理、并搭配良好生活习惯,同时选对治疗方式大多数人都可顺利康复。


如何预防痔疮复发

「痔疮治疗」并非一次完成就结束,预防复发是长期维持的重要环节。林琪钧医师更提醒患者居家保养的重点如下:

1.维持高纤饮食与充足水分:每日摄取足够蔬菜水果、全谷类,可以有效避免便秘。

2.规律运动与改变久坐习惯:每周至少 3-5 次运动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。

3.良好排便习惯:便意来即上厕所、不拖延、不久坐马桶、避免用力排便。

4.控制体重及腹内压因素:肥胖、怀孕、腹内肿瘤等皆为风险。控制体重、改善便秘可减少腹压。

5.避免刺激因素:减少辛辣食物、酒精、熬夜、抽烟,这些都有可能促使痔疮复发。

6.办公室或驾车族注意:长时间坐着建议每隔 30-60 分钟起身活动、使用坐垫或站立式工作。

7.监测与早期处理:若排便时发现出血、脱出、疼痛等初期征状,应尽早就医治疗,避免进展至较严重级别。

8.术后持续追踪:若曾做过痔疮手术,更要严格执行上述预防措施,减少复发机率。

林琪钧医师建议患者可透过上述策略,长期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并定期自我检查,痔疮手术后就能轻松自在、不再被反复折磨。


林琪钧 医师 精准微创痔疮守护者

林琪钧 医师

   以上由佳思优林琪钧医师撰稿

痔疮虽然是常见问题,却让许多人因尴尬而迟迟不敢就医。林琪钧医师深知这份不安与犹豫,凭借多年大肠直肠外科临床经验,致力于以「减少不适、提升疗效」为核心理念,发展出专业又细腻的治疗流程,陪伴患者从困扰走向自在,让痔疮治疗不再可怕,而是一段重新找回健康与自信的旅程。。

想了解【无痛麻醉微创痔疮手术(←详情点我)】吗?治疗案例马上看

安心来佳思优
在线客服

我要谘询

Contact Us

Top